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20:38: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3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


关于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文件
办水保[2003]58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间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0]525号)的要求,根据各试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经研究,我部定于2003年下半年开展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验收组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负责试点城市的初步验收,流域机构主持试点城市的验收,水利部将对验收结果进行复核并对部分试点城市进行抽查。

二、验收程序和时间

各试点城市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验收准备,抓紧完成有关工作,整理准备验收所需资料。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于2003年9月底前完成初步验收,并将初步验收报告报所在流域机构,申请验收。各流域机构应于2003年底前完成验收工作,并向我部报送各试点城市的验收报告。

三、验收的范围和标准

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范围为试点城市市区,即地级市不包括市区以外的市辖县、市,县级市不包括市区以外的市辖乡、镇。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进展,本次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的主要标准为13项(评分标准详见附件),合计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为合格。

四、其他

经验收合格的城市,水利部将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称号。

各流域机构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和本通知的要求,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验收标准,高质量完成本次验收工作。

今后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实行申报制,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调整水土保持示范城市标准。达到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评分标准的城市,向我部提出申请,经我部验收合格的,将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称号。

附件:全国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评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全国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评分标准

项 目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建立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市级领导协调机构
5分
有正式文件的得5分,有会议纪要的得4分,其他情况本项不得分。


2、出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0分
出台“实施《水土保持法》规定”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的各得2分,出台“两费征收使用规定”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的各得3分,四项累计为本项得分。


3、开展水土保持宣传
10分
在城市显著位置设置40平方米以上大型固定宣传牌(碑)的,每有一块可得2分,累计达到10分止。


4、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5分
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得5分,未经批准的得3分,其他情况本项不得分。


5、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
8分
2001~2003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90%以下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6、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
8分
2001~2003年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达到90%以上, 90%以下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7、水土流失控制率
10分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之比小于10%且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允许侵蚀模数以下,高于10%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8、城市周边开山、取石、挖沙的管理
6分
对开山取石、取土、取沙等实施了有效监管,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在省道以上公路视线范围内没有开采活动(已有的进行了关闭和恢复治理),较好的得5~6分,一般的得2~4分,较差的得0~1分。


9、城市降雨蓄滞能力
5分
设计暴雨情况下不产生明显积水,市区综合径流系数达到0.6以下的得5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10、森林覆盖率
10分
山区城市达到60%、丘陵城市40%、平原城市20%以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至扣完止。


1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
10分
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1个平方米扣2分,至扣完止。


12、城市水系绿化率
8分
水系绿化长度与水系长度之比达到80%以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5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13、档案资料管理
5分
档案资料完整,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酌情得1~5分。


合 计
100分

 

注释:
1、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指2001~2003年市级及其以上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中已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和应编报项目数量之比。
2、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指2001~2003年市区范围内已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与应征收项目数量之比。
3、水土流失控制率指城市市区范围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4、综合径流系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雨量之比(可从城市规划资料中查得)。
5、城市水系绿化率指市区范围内水系两岸绿化长度与水系长度之比。





关于农林机械及其它机具节约成品油的实施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农林机械及其它机具节约成品油的实施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成品油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搞好节约工作意义重大。全省各种大中型拖拉机将近七万台,约占全省成品油总消耗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由于管理不严,浪费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农机具的管理,切实降低油料消耗。根据国务院节约成品油的指令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对农、林机械及其它机具节约成品油,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一、农业拖拉机用油要核定供应量,包干使用,超耗不补,节约归已。
农业用油机具田间、场上作业、无电源区的粮米、饲料加工等用油,要按实际开动台数、年作业量、历史耗油水平、先进耗油定额,由石油供应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核定供应量,包干使用,超耗不补,对非田间作业用油,要在保证田间作业用油的前提下,根据资源可能,核实任务,压缩
供应。
要不断降低拖拉机的单耗水平。田间作业用油:人民公社以大队为单位,农场系统以生产队为单位,平均标准亩耗油不得超过零点八公斤。为此:
1、要加强管理,合理编组配套,进行复式作业,克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全面实行加油、加水、吃饭、班次保养四到田间制度,减少空驶空运。
2、搞好机具维修保养,开展治漏堵漏活动,保持技术状态完好,严禁机具带病作业。对划定为丙级的机具,要限期改进,在限期内停供油料;对划定为丁级和自行拼装的机具,一律停止供油。
3、轮式、手扶式拖拉机五至十月期间停车超过十五分钟的必须停机熄火,超过时限不熄火的,农机管理和交通监理部门有权按违章处理。
4、发现有下列情况者,石油供应部门有权减供、缓供、停供油料:自行改装和无牌照的机具;技术状态不好又逾期不改的机具;不推广封闭加油、柴油过滤、机油滤清等节油新技术;不搞单机核算的。
农业拖拉机不准搞营业性运输(但可允许运送本大队农副产品捎回头脚)。各地商业、农机管理、交通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用农业拖拉机搞营业性运输的,除扣留执照、停供油料外,还要根据情节,给予适当的经济制裁。
二、城镇用拖拉机搞专业运输用油,要严格控制。一般城镇机关、企业和专业运输队,不准使用拖拉机运输,对目前正在使用的,由交通运输和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整顿,必要时可以全部就地封存,其运输任务由当地专业汽车运输部门代替。石油供应部门对这一部分拖拉机(手扶、胶轮
、链轨),可采取压缩或停供措施,控制油料消耗。
三、农田排灌和柴油发电机用油,由各地石油供应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重新复查登记,对农田排灌和边境、野外无电源区从事采矿、勘探、施工、农垦、牧区打井等生产作业,以及医院、广播、邮电、科研、防汛等必须备用的保安电源机组,可按实际作业量、以平均先进耗油定额核实定
量发证供油,其他不得供应。
四、林业集材拖拉机、绞盘机用油,由林业主管部门对所属用油单位,按生产任务核实配备机具数量,按班台作业量,核定供油定量;绞盘机要按装车立米核定供油量,包干使用。
五、要加强对个人摩托车用油的管理。各地石油、交通监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对现有摩托车作一次全面普查,登记建卡,严格管理起来。在签发牌照或季节检车时,要签发《个人摩托车用油供应证》,同时预售半年的《个人摩托车专用油票》,轻骑五十公斤,摩托车八十公斤,不足时
可凭供应证到就近石油供应部门申请补助,石油供应部门尽可能满足需要。
六、严禁城乡居民生活烧用柴油。医院病人和野外作业及无电区照明等特殊需要可适当供应一部分煤油。工业、商业部门要控制煤油炉的生产和销售。
七、大力压缩工业烧油。根据国务院节能一号指令要求,本着从严掌握,大力压缩的精神,对省已批准的烧油户,商业部门根据国家资源可能,结合烧油单位的生产任务和历史耗油水平、平均先进耗油定额,核实定量供应,把供应水平压缩到最低限度,一般烧油量只能逐年减少,不得
增加。必须增加用量的,需经省节能领导小组批准。对现有烧油户,各地要做出改炉规划,分期分批改烧煤炭或其它燃料,除特殊工艺用油外,一般要求在一九八二年底以前改完。逾期不改的,商业部门停供油料。今后增加烧油户,必须报请国家经委、能源委批准,未经批准,不供油料。


八、船舶、起重机、推土机、压道机、吊车、三轮摩托车等专用机具用油,各地可参照上述规定精神做出具体安排,核实定量供应,包干使用。
以上实施办法自文到之日起实行。




1981年7月10日

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

(市场监督管理3号专项公告)

为了规范金银饰品标识,引导金银饰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正确标注和检查金银饰品标识,保护用户、消费者、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现予公告如下: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金银饰品标识,引导金银饰品生产、经营企业正确标注和检查金银饰品标识,保护用户、消费者、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金银饰品质量检验暂行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的金银饰品,其标识的标注应当遵守本规定。
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金银饰品标识的标注另有规定的,应当同时遵守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中的金银饰品是指由金、银、铂等贵金属材料及其合金制成的饰品。
第四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金银饰品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金银饰品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经营者不得经营无印记、无标识物及标识内容不符合本规定的金银饰品。
第六条 每件金银饰品应当具有标识。金银饰品标识包括印记和其他标识物。
第七条 金银饰品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第八条 金银饰品印记应当包括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
单件金银饰品重量小于0.5g或确难以标注的,印记内容可以免除。
一件金银饰品由金、银、铂三种贵金属的两种或三种制作的,所用贵金属材料的名称和含金(银、铂)量均应作为印记内容。
第九条 金银饰品印记应当由生产者打印在金银饰品上。
材料名称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
含金(银、铂)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金银饰品的其他标识物可以是一个或者数个,其他标识物的内容应当包括金银饰品名称、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按重量销售的金银饰品还应当包括重量。
金银饰品其他标识物的内容由生产者进行标注,生产者与经营者对标注其他标识物的内容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
金银饰品其他标识物所用文字应当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和外文。
第十一条 金银饰品名称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标注。
第十二条 其他标识物标注的材料名称、含金(银、铂)量,按第九条第二款、第三款执行。
第十三条 生产者名称、地址应当是具有金银饰品生产资格的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名称、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相应予以标注:
(一)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对其生产的金银饰品,应当标注各自的名称、地址;
(二)依法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或者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对其生产的金银饰品,可以标注集团公司和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也可以仅标注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
(三)按照合同或者协议的约定相互协作,但又各自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其生产的金银饰品上,应当标注各自的生产者名称、地址;
(四)受委托的企业为委托人加工的金银饰品,在该产品上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
(五)进口金银饰品可以不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但应当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地区,下同),以及代理商或者进口商或者销售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地址。进口金银饰品的原产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原产地的暂行规定》予以确定。
第十四条 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金银饰品,应当标明生产企业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编号。
第十五条 其他标识物上可以标注金银饰品的产地。生产者标注的金银饰品的产地应当是真实的。金银饰品的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域概念进行标注。
本规定所称产地,是指金银饰品的最终制作地、加工地或者组装地。
金银饰品形成后,又在异地进行辅助加工的,应当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产地。
第十六条 获得产品质量认证的金银饰品,可以在认证有效期内生产的该种金银饰品的其他标识物上标注认证标志。
第十七条 生产者按照合同为用户特制的金银饰品,其标识可以按照合同的要求标注。
第十八条 对金银饰品标识违法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1999年12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